从PM到非洲酋长,得人心者得天下
说正事之前,先唠10块钱儿的……
偶然看到房一波的故事,这个PM了不得了!
房兄是山东电建三公司,派驻到尼日利亚建设燃机电站的PM。本来在非洲,这种“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项目是很好干的,可是房兄却遭遇了黑人兄弟三天两头的闹事。最厉害的一次,黑人兄弟把办公室围了三天三夜,房兄他们断了粮,只能警车开道出去买吃的。项目迟迟开不了工,进度、成本、质量啥都顾不上了。
房兄思量着,这也不是事儿啊,要想继续当这个PM,就得真跟他们做兄弟。于是,他带上一兜糖、一把枪,横着一条心,就去收服人心了。
第一次进村,赶上老乡们在礼拜,看到这个黄色面孔,大家都蒙圈了。于是房兄找了一块空地坐下,把糖分给孩子们,主动跟老乡打招呼、聊天,真的谈起感情来了。如果老乡病了,他就借公司的医务室给他们治疗;到了儿童节,他给孩子们发文具;还帮着老乡照看项目工地上的木薯……慢慢的,老乡们感受到他的真挚,不仅不闹事了,还各种给他帮忙。
因为他受到乡亲们的爱戴,所以当地的土王封了房兄做酋长,世袭500亩土地,还可以随便娶媳妇……当然,房兄已然娶妻生子,也不看重这个。
同样是当个PM
怎么做人的差距,就那么大捏?
就好比
人家看《延禧攻略》体悟办公室生存法则
而你却不知道“喜塔腊尔晴”是个什么梗
哈 哈 哈 ……
严 肃 脸 ……
咳 咳 ……
打你当上PM的那一天起,你的工作方式,就从人机交互,变成了人人交互。
光想着怎么把项目分解、细化和整合是远远不够滴~ 只有站在过程的角度,将工作程序、人员角色和工具设备三个方面协调起来,并不断优化其效能,才能实现交付高质量的最终目标。
因此我们说,PM的核心能力架构,不能光有过程管理能力,还要有对团队人员的领导能力。
领导能力包含了对“个体”和“团队”两个层面领导,并伴随着项目的生命周期阶段,可以归类为团队建设与赋能、开发人员能力、激励与绩效管理三大类别。
那么,成熟度1级PM,应该如何管好人,带好队呢?
开发人员能力
成熟度1级的PM专注于项目实现的开发类工作,他们的技术通常是团队中数一数二的,还充满一腔热血。一旦遇到团队成员无法按时完成工作,PM就会依据以往的“成功经验”亲自下场,替兄弟们肝脑涂地。长此以往,PM会专注发展自身能力,忽视了对团队人员的发展。
PM显然无法一个人“承包”整个项目,当人员技能短缺导致项目问题时,经验告诉PM解决之道就是【换人】。换人很简单吗?如果没得换,还要保项目,PM只能奉行“能者多劳”政策,最终导致工作分配不公平。退一步来说,就算PM如愿换人,在IT行业这种知识密集型企业里,如果没达到过程能力成熟度3级,人员更替势必会影响效率和质量。
因此,为了保障项目的完成,在领导能力方面,成熟度1级的PM要有意识地为团队成员提供工作指导,确保其具备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开发人员能力,将PM从开发类的工作中逐渐解放出来。
激励与绩效管理
新晋PM会背上项目的绩效指标。可项目毕竟不是PM一个人做的,所以,考核项目的绩效,等同于考核整个团队的绩效。PM如何才能为团队绩效负起责任?
从完成项目的出发点去看,团队绩效的达成,是通过个人的工作结果来实现的。这种意识没有错,但是忽视了绩效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个人如何产出期望的工作结果。
PM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只盯着团队成员的工作结果,就无法探知影响工作成果的原因与改进办法。如此,PM会对绩效沟通、绩效评估与绩效改进活动漠不关心,让绩效管理沦为形式,无法确保个人及团队绩效的达成,也保不住自己的绩效指标。
更为严峻的是,无法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就无法做出客观的评价。这会埋没团队人员的工作价值,导致工作意愿和忠诚度的下降。一旦此时的项目组,已经无法被团队人员视为提升特定技能的机会与载体,他们就会另谋职业发展机遇,造成人员流动与短缺。
因此,领导能力成熟度1级的PM,应从工作结果和如何产出两方面,建立起管理团队成员绩效的意识,并开始关注他们的工作意愿,通过工作交流和表扬,了解、帮助团队成员,肯定其工作价值,不断激励他们。
团队建设与赋能
新晋PM缺乏对项目工作量和技能的有效判断,在项目初期,仅能凭借经验和感觉组建项目团队。而处于这种成熟度的企业,通常无法为项目配备充足的人力资源。PM一定会因人员缺乏,而被迫陷入实际的开发类工作中。
这种情况,完成项目取决于PM如何提高项目团队的效能。效能的提升除了前面提到的个人发展与激励外,还包括团队成员间的协同。
在成熟度1级的情况下,项目团队基本没有统一的工作方法,每个项目都临时规定新的工作过程,协同效能十分低下。所以,PM要意识到,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约定团队内部沟通与协作的基础规则,逐渐形成项目信息的流转方式,慢慢提高团队效能。
因此,领导力能力成熟度1级的PM需根据项目工作组建团队;约定团队内部的沟通协作基础规则,形成项目信息流转方式,以提升团队效能保障项目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