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加班,不是梦!
第一次听见996的时候,恰巧我和Peter正在讨论加班的问题。他苦笑说:“什么996,不是9-12-6就不错了!”
Peter是一个资深产品经理,负责公司的核心产品。目前产品处于成长期,今年开始客户突增,导致整个部门的密集加班成为了常态。于是乎,出现了连锁反应——很多程序员不堪长期负荷,选择了离开。两个月的时间,离职率上升了50%。HR也是很努力的,但招聘的速度仍然跟不上。
Peter完全被失控的状况牵制了所有的精力。他今年原本的工作重点是产品升级。可今年已经过半,不但常规的交付各种拖延;更为严重的是,产品的升级几乎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Peter一想到好不容易挣来的竞争优势,可能因升级不及时而被竞品替代,就坐立不安,简直是1个头3个大:
-
要控制加班,防止离职,要新人培训,解决无人可用的困局;
-
要面对产品交付过程中,客户的各种问题和变化;
-
要进行产品升级。
Peter希望我能给他一剂猛药,“让有限的人,干完所有的活”。
可事情总会比人多。除了一些让我们望尘莫及的情况外(你懂的),绝不可能哪个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备100人干50人的活。如果一件一件线性地干,就极有可能会进入Peter的恶性循环。因此,Peter的问题解决起来无疑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对“有限的人员”进行系统化的管理。
既然是人员的系统化管理,那就推给HR呗。
Peter也是跟HR“战斗”过的,结果各打五十大板。交付不能延、研发不能停,这些下在Peter身上的“死命令”,只能一边继续要求HR,一边自己默默地扛下来。
眼下,首先要解决的便是有人可用。不过,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如此困局产生的原因,在于产品快速发展而导致的工作激增。无论是Peter还是HR,都没能对这一点提前预案。那么多出来的工作,便只能强行挑战团队的承受底线了。
既然是工作负荷出了问题,那么招多少人才能达到平衡呢?这个问题,只能Peter站在团队生产力的角度,给出答案。在IT企业中,“3个人干5个人的活”非常常见。我们不能简单地站在工作量与生产力的角度,去评价这样的情况是否正确。但是工作量与生产力的关系,以及人员有限的常态化,确实是Peter避免类似情况二次发生的重要考量。借用CMMI-Service模型中,关于“容量与可用性管理”的最佳实践,把人看成资源,我们来给Peter支支招。
容量:人员的生产力及其范围
可用性:工作需要时,可以获得的人员数量与可用程度
很显然,Peter在人员的容量与可用性两个方面,均遇到了挑战。解决起来无法一朝一夕,因此建议他按照短中长期,运用不同的策略,分阶段逐一解决:
短期策略(3个月内):工作和生产力盘点+应急措施(以招聘、借调、转岗的方式,应对产品交付)
中期策略(3-6个月):生产力提升+产品升级调研
长期策略(6-12个月):工作与人员规划(包含产品升级规划)
基于上述策略,我们分三个阶段给出人员容量和可用性的具体解决方案:
我和Peter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盘点,识别出未来三个月的工作任务与工作量估算,现有人员可以容忍的生产力水平,以及这两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基于盘点结果,我们得出了明确的人员缺口。据此,我们从招聘人数、到岗时间与能力要求三方面,提出了明确用人需求。在人力资源部门的帮助下,不仅积极开展招聘工作,还从内部进行了借调和转岗,以解燃眉之急。
中期的重点,在于提升新员工的生产力,逐渐减轻老员工的工作负荷。Peter和人力资源部门通力合作。一方面,对这一批新人采取了敏捷的培训模式——在新人完成了基本的入职培训后,便与老员工“一一结对”,快速了解和接手项目;另一方面,为了褒奖老员工在特殊时期的奉献,调整了激励机制,并在培训新人方面给予了政策性的倾斜。
另外,Peter还协调了营销部门,应对因交付延迟而导致的客户满意度问题,为业务部门争取了一个短暂但相对“安静”的空档,专心解决交付的问题。接着,在不断修复的客户关系中,营销人员可以逐渐识别出客户最为关注的重点,并把这些重点纳入到产品升级的规划之中。
有了营销部门输入的客户需要,Peter和团队确立了具体的产品升级方案,除了功能和进度外,他们还对工作量、人员容量与可用性做了细致的预估与规划。困境逐一攻克,远期最重要的便是吸取教训,杜绝悲剧重现。尽管人手还是不宽裕,但加班情况明显得到缓解。
团队稳定了、健康了,Peter就再也不头大了。他不用再担心时不时地起火,而是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规划和改进。他跟我说,希望有那么一天他的团队可以基本杜绝加班。尽管这是个梦想,但我认为,这是个可以实现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