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编程语言,看IT行业的服务转型
《服务交付的盲区》一文里,我的老友Max因不堪成为某家IT金融外包公司(代号A)的“人工智能服务交付管理系统”而裸辞了。随后,他加入了一家金融互联网公司(代号B)。A公司成立近20年,人员规模大,管理体系成熟。B公司成立才3年,人数不太多,管理宗旨就是快!快!快!两家公司个性迥异,但Max却发现了惊人的相似:
A公司指派Max这样的大项目经理,看似是应对需求变更与客户抱怨,实则是将经营关注点从软件开发,转变为客户,让大项经理想客户之所想。B公司与A公司不同,它的组织架构不以项目为单位,而是把完整的项目组,拆成了产品部、开发部、测试部三个部分,由产品经理对接客户、引导需求、构思产品蓝图。B公司的关注点看似是软件产品,其实仍然是客户/用户。而且B公司在这一点上比A公司更进一步,在户想之前,便想客户之所想。两家公司,都在朝着更加以服务客户/用户为出发点,组织自己的经营活动。
服务客户这个观点,怕是大家早就听腻了。可听得到,并不等于做得到。
1984年小平爷爷提出“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中国的IT便开始了疯狂生长。那时候咱们技术短缺,所以全部关注点都放在了技术实现上。这么多年过去了,大量技术人员涌入,IT技术蓬勃发展。关注技术这个种子已经在行业内萌了芽、生了根,长成了一颗参天大树。程序员认为自身的技术很重要,这点并没有错,但仅仅看到这一点却是一叶障目。
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编程三十年的老铁说:“‘IT行业瞬息万变’这句话不是说给程序员的。因为10年、20年前的部分技术都在,就算是30年前的技术也不过是穿了个马甲再来,本质不变。”这个观点我在TIOBE发布的The TIOBE Programming Community Index中,也找到了印证。
TIOBE指数并不是用来表征最好的或者代码行最多的编程语言。它所反映的是编程语言的流行程度。其得分计算依据来自全球范围内有经验的工程师、相关培训课程、第三方,以及像谷歌、Bing、雅虎、维基百科、亚马逊、油管和百度这样的主流搜索引擎,且每月更新一次。它可以帮助我们检视自己的编程技术是否跟得上时代潮流;或者,在开发新软件时,策略性地决策一下,使用何种语言。
上图是今年10月5日新鲜出炉的TIOBE编码语言流行指数(不代表全年得分)。排位前十的语言占比合计63.41%,是绝对的✨pop stars✨。
为了还原历史的全貌,TIOBE还给出了一张横跨1989至今的排位表。其名次与第一张图不同,是每种语言当年的平均排位。我们可以看到Java、C、C++在历史的潮流中异常稳定。而近年来大火的🔥Python🔥,在1994年就以崭露头角,然后稳步晋升到前3。“历史悠久”的语言中,除了Lisp稳步掉队外,Pascal的流行指数更像是过山车。
咱们程序员喜欢关心行业发展趋势,主要是因为害怕在技术上落后。每年都会有新的语言出现和流行,但是纵观历史却变化不大。我们把现在的前8与2014年、2004年的进行对比:
-
2004年的时候,Perl仍是前8,其没落的原因一是来自Python,二是其自身Perl 5与Perl 6的分裂。
-
2014年iPhone App“淘金热”,Objective-C高中探花,随后便跌出榜单,Swift取而代之,却从没排进前8。
除了Perl和Objective-C两个例外,其余的前8均没有出圈,这就是编码语言的趋势之一。趋势之二是其变化很慢。
看清了这一点,你就应该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壁垒势必会弱化,整个行业的技术成熟度会越来越高。一旦软件企业之间的技术能力不再有什么差异,产品就会趋于同质。大家卖的软件都差不多,拼的就会是哪一家提供的软件服务更好了。
伴随着IT生产端的成熟,消费端也跟着成熟了起来。早年间,客户两眼一抹黑。你可以像个专家一样告诉他这个行、那个不行。现在,客户“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你说不行,他偏要行,“千奇百怪”的需求就都来了。
我们说过:客户/用户需求 = 产品/项目需求 + 其他服务需求
早年间,大家拼技术,是满足产品/项目需求,而不自觉地忽略了其他服务需求。现在和以后,产品/项目需求这块的差异会越来越小,其他服务需求的占比就会越来越大。
Humphrey说:“程序员具备科学家思维。”他们会固执的认为:“我们明明是做研发的,怎么可能是做服务的呢”从产业分类的角度来看,IT本身就处于服务业。IT可以服务于各行各业,可以说是服务中的服务。
就凭这一点,程序员就得给自己立个flag——利用手里的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和用户,别一味徜徉在技术的海洋里。就拿前文提到的编码语言来说,起起伏伏几经轮回,背后操盘的,不是技术,而是客户/用户的应用场景。应用场景是客户/用户实现需求的方式。我们关注技术变化、关注应用场景变化,这都是“末”,客户需求才是“本”。舍本逐末必然无法服务好客户,没有服务观,再厉害的技术又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