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差和交付,到底差了什么?

万年老大难,沟通与协调》中,我讲过一个案例——甲方要求更换新logo,却被整个项目组硬生生地忽略了。验收的时候,客户副总大发雷霆,导致接口人吹毛求疵,不仅验收没通过,还增加了一堆有的没的修改意见。

大多数管理者对这类事件的解读,是管理缺失。比如,没有识别清楚工作依赖关系,没有做好沟通协调的计划,没有执行也没有监控。可问题是,这个案例涉及了销售人员、项目经理和工程师,一组人华丽丽的都忘了,难道就是管理缺失这么简单吗?又是什么,导致了这个管理缺失呢?

答案毫无疑问,是意识

因为所有人在意识上,都不认为改logo这等“小事”需要纳入到管理的体系中。所以,在管理行为上出现了集体缺失,最终导致了尴尬的结果。你可能会说,那好办,让大家加强管理意识嘛。可这句话怎么落地?

一方面,我们不能不管理;另一方面,又不能事无巨细地管。因此,能让客户满意的这个程度,就是管理效率与灵活性的平衡点。

那么问题来了:

Q:怎么才能让客户满意?

A:满足客户的需求。

Q:客户的需求都有哪些?

A:除了软件本身,还包含服务。

服务是指为他人做事,并使他人从中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活动。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某种特殊需要。

百度百科《汉语词语》

这个定义很宽泛,我并不想把“软件即服务”的这个观点拿出来做文章。我想讨论的服务,特指服务活动的产出,它是一个特别的产品种类——一种无形的、不可存储的产品。

举个🌰说明一下。

软件交付后的培训,是为了让客户具备使用软件的知识和技能。如果培训已经执行,但是客户仍然不会使用,就是培训服务的产出——使用软件的知识和技能没有被交付。在这个例子中,客户想要的产品有两个。一个是软件本身,它被交付了。另一个,是使用软件的知识和技能,这个产品没有被交付。这就是服务的产品属性

之所以要谈服务的产品属性,是希望服务意识不要被仅仅当作是一种意识形态。

因为绝大多数技术人员的思维是理性的,会习惯性地痴迷于软件开发的“专业度”所带来的满足感。而服务意识如果没有产品属性,就会被感性地对待,变成一个空壳,而没有实质作用。

在服务意识以及服务的产品属性之下,我们再来看软件项目。

售前阶段,我们通过提供技术沟通、商务沟通这两项服务,最终通过方案、报价,向客户证明,我们的匹配度更高(服务的产品属性),从而赢得项目。

需求阶段,我们跟客户有大量的实物产品交互,比如各种需求说明书、确认函……无论这些是否是合同约定的验收物,都只是过程产物,而非客户最终需要的软件产品。这些过程产物并不会对客户构成实质性的约束。因为客户在这一阶段,要的是乙方通过提供需求开发、需求管理的服务,产出全面、真实的需求及其迭代。

也就是说,如果客户不知道、不清楚需求,有问题的不是客户。反倒是乙方,在这个时候,应该思考如何改善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的服务,才能让客户在这一阶段需求的服务产品(即全面而真实的需求及其迭代)得到满足。

这个观点,并不是要跪舔金主爸爸。还是那句话,当各种各样的办法都走投无路的时候,就该换个思路了。带着服务意识做需求,把对客户的专业性鄙视转化为专业性引导。既能满足技术人员的专业满足感,又能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而获取到全面而真实的需求,也将为软件的生产和交付创造有利条件。

生产阶段,包含的设计、编码和测试。这个阶段我们跟客户的交互,主要是实打实的软件产品,这些都是客户的直接需求。

验收阶段、上线和售后阶段,跟需求阶段类似。这两个阶段,软件产品已经生产完成,客户需要的是验证其在测试环境真实环境中的运行情况,并解决相应的问题。因此,这两个阶段服务的产品属性都十分明显。

在IT项目的完整阶段中,只有售前和生产两个阶段是关注产品的;剩下的三个阶段,都聚焦在服务上。没有服务意识,我们便只会把关注点放在生产阶段的软件产品上,而忽略了与之相邻的两个服务属性的阶段。这样交出的软件产品,必然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也算不上是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让客户得到一个软件产品,是交差,而得到一个高质量的软件产品,才称得上交付。我们一贯主张项目管理的质量导向。质量不仅包含产品的质量,还包含项目中我们提供的服务的质量。交差与交付,差的就是服务的质量。

凡奉首页    管理实践    CMMI管理实践    交差和交付,到底差了什么?
创建时间:2019-06-14 00:0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