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I过程域详解-量化项目管理(QPM)之SG2 量化地管理项目

SG 2 量化地管理项目

项目得到量化管理。

量化管理项目涉及使用统计与其它量化技术执行以下活动:

• 使用统计与其它的量化技术监督所选子过程

• 确定项目的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是否正在得到满足

• 对所选问题执行根本原因分析以解决不足

 

SP 2.1 监督所选定子过程的性能

使用统计与其它量化技术来监督所选定子过程的性能。

本特定实践的意图是使用统计与其它量化技术以分析子过程性能中的偏差,并确定对于达成各子过程的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所必要的措施。

CMMI模型中,QPM过程域的工作产品实例:

1. 各所选子过程属性的过程性能的自然边界

2. 解决各所选子过程的过程稳定性或者能力中的不足所需的措施

CMMI模型中,QPM过程域的子实践:

1. 依照所选度量项定义,随着子过程的执行收集数据。

2. 监督所选子过程的偏差与稳定性并解决不足。

此项分析包括对度量数据进行评价,评价时对比为各选定度量项计算的自然边界,此分析还包括识别异常或者其它潜在非随机行为的信号,确定它们的原因,以及防止或者缓解它们再发生的影响(例如,处理偏差的特殊原因)。在进行这样的分析时,要敏锐洞察数据是否充足,并敏锐洞察会影响到过程稳定性的达成与保持的过程性能偏移。识别异常或者信号的分析技术包括统计过程控制图、预测区间及方差分析,其中一些技术涉及图形显示。

其它可考虑在过程性能方面存在不足的情况有:当偏差过大,以至于不能确信子过程是否稳定时;或者当偏差过于巨大,以至于不能评估其能力(下一子实践),以达成为各选定子过程所建立的目标时。

3. 监督所选子过程的能力与性能,并解决不足。

本子实践的意图是识别将要采取什么行动,以有助于子过程达成其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在对其能力与其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进行比较之前,要确保子过程性能相对所选度量项是稳定的(上一子实践)。

选子过程的性能不能满足其目标时可能采取行动的实例有:

• 改进现有子过程的实施以减少其偏差或者改进其性能(例如,解决偏差的共同原因)

• 通过识别与采用可能更有助于与目标协调一致的新过程元素、子过程技术,识别与实施备选子过程

• 为子过程中的每个不足识别风险与风险缓解策

• 为子过程各选定属性重新协商或者重新衍生目标,以便子过程能够满足这些目标

一些行动可能包括根本原因分析的使用,在SP 2.3 中有这方面进一步的描述。

参阅“项目监督与控制”过程域,以进一步了解如何管理纠正措施直至关闭。

 

SP 2.2 管理项目绩效

使用统计与其它量化技术管理项目,以确定项目的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是否会得到满足。

参阅“度量与分析”过程域,以进一步了解如何使度量与分析活动协调一致并提供度量结果。

参阅“组织级绩效管理”过程域,以进一步了解如何管理业务绩效。

本特定实践关注于项目,并且使用多个输入以预测是否项目的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将会得到满足。基于此预测,识别并管理未满足项目的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的相关风险,以及适当定义解决不足的行动。该分析的关键输入包括来源于上一个特定实践的单个子过程的稳定性与能力数据,以及来自于监督其它子过程、风险与供方进展的性能数据。

CMMI模型中,QPM过程域的工作产品实例:

1. 对与项目的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相关的、将要达成结果的预测

2. 支持量化管理的其它子过程的图形显示与数据表格

3. 不能达成项目的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的风险评估

4. 解决在达成项目目标方面的不足的所需行动

CMMI模型中,QPM过程域的子实践:

1. 定期评审子过程的性能。

由SP 2.1 所描述的监督所选子过程,在其执行中得到的稳定性与能力数据,对理解项目满足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的整体能力来说是一个关键输入。另外,因其对项目的影响程度而未被选择的子过程依然可能给项目造成问题或风险。因此,也同样期望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些子过程进行监督。使用图形显示的分析技术对理解子过程性能来说也可能证明是有用的。

2. 监督与分析供方在达成其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方面的进展。

3. 对照已建立的中期目标,定期地评审与分析已达成的实际结果。

4. 使用以项目数据校准过的过程性能模型,评估达成项目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方面的进展。

过程性能模型用于评估达成目标的进展,这些目标直到项目生命周期的未来阶段才可度量。目标可以是中期目标或者总体目标。一个过程性能模型使用的实例是预测在未来阶段的工作产品中或者已发布产品中的潜在缺陷。过程性能模型的校准是基于之前的子实践与特定实践中所描述活动的执行结果。

5. 识别并管理与达成项目的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相关联的风险。

参阅“风险管理”过程域,以进一步了解如何识别与分析风险,并缓解风险。

风险来源的实例有:

• 子过程的性能或能力不足

• 供方没有实现其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

• 缺乏对供方能力的可视度

• 用于预测性能的过程性能模型不准确

• 所预测的过程性能存在不足(估算的进展)

• 与所识别的不足相关联的其它已识别的风险

6. 确定并实施必要措施以解决在达成项目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中存在的不足。

本子实践的意图是识别并实施一套正确的行动、资源以及进度表,以使得项目回归到通往达成其目标的轨道上。

在达成项目目标中,为解决不足可能采取的行动实例有:

• 变更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以使其落在项目已定义的过程所期望的范围之内

• 改进项目已定义过程的实施

• 采用有可能满足目标并管理关联风险的新子过程与技术

• 识别因为不足带来的风险以及风险缓解策略

• 终止项目

一些行动可能涉及使用根本原因分析,这将在下一特定实践中讨论。

参阅“项目监督与控制”过程域,以进一步了解如何管理纠正措施直至关闭。

当纠正措施引起过程性能模型中可调因子的相关属性或者度量项变化时,该模型就可以用来预测此措施的效果。当在高风险情况中采取关键的纠正措施时,可以建立过程性能模型以预测此变化产生的影响。

 

SP 2.3 执行根本原因分析

对所选定的问题执行根本原因分析,以解决在达成项目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上的不足。

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在子过程稳定性与能力方面的不足,以及项目绩效与其目标相比存在的不足。

对所选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最好在问题的初次识别后立即进行,此时该事件刚刚发生,能够进行仔细的调查。

根本原因分析的正式程度与所需的工作量可能有很大不同,并且取决于一些因素,如参与的相关干系人;呈现出的风险与机会;情况的复杂度;情况可能再度发生的频度;可用于分析的数据、基线以及模型的可用性;引发稳定性与能力不足的事件发生后已经过去了多少时间等。

如果子过程呈现出太多偏差,几乎很少得到执行,并且涉及到不同干系人,根本原因的识别就可能需要几周或几个月的时间。同样,在确定、计划及执行将要采取的行动时,所需工作量与时间可能变化很大。除非对不足进行初始分析,否则很难知道需要多长时间。

参阅“原因分析与解决”过程域,以进一步了解如何识别所选结果的原因并采取行动,以改进过程性能。

参阅“度量与分析”过程域,以进一步了解如何使度量与分析活动协调一致并提供度量结果。

CMMI模型中,QPM过程域的工作产品实例:

1. 记录在组织的度量库中的子过程和项目绩效方面的度量与分析(包括统计分析)

2. 用于理解子过程性能与项目绩效及性能或绩效趋势的数据图形显示

3. 已识别的根本原因与要采取的潜在行动

CMMI模型中,QPM过程域的子实践:

1. 在适当时候,执行根本原因分析,以诊断过程性能的不足。

在适当时候,过程性能基线与模型用于诊断不足;识别可能的解决方案;预测未来项目与过程性能;以及评价可能的行动。在预测未来项目与过程性能时,对过程性能模型的使用在上一个特定实践的子实践中进行了描述。

2. 识别并分析潜在的行动。

3. 实施所选行动。

4. 评估行动对子过程性能产生的影响。

对影响进行的评估可能包括对已采取的过程性能改进行动所产生影响进行统计显著性的评价。

 

【QPM过程域相关文章】

CMMI过程域详解-量化项目管理(QPM)之概述

CMMI过程域详解-量化项目管理(QPM)之SG 1

CMMI过程域详解-量化项目管理(QPM)之SG 2

凡奉首页    管理实践    CMMI管理实践    CMMI过程域详解-量化项目管理(QPM)之SG2 量化地管理项目
创建时间:2020-07-22 00:0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