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PM,你怎么可以放弃我?!”
最近遇到一件有趣的事儿,一位文玩老友为了攒一串多宝,新得几颗高品松石,开心不已与我们分享。闲扯中,他说出了攒多宝的要求:
-
直径偏差2mm以内
-
每种品类的珠子都要是高品
-
品类只能是南红(满色满肉)、蜜蜡(白蜡为佳)、和田(籽料,尽可能白,或者黄沁)、松石(只考虑秦古高蓝,乌兰花)、碧玉(籽料)、珊瑚、翡翠(带阳绿)
啧啧啧,几乎涵盖了全部顶级品类了。我们都觉得他只是想说说大话。甚至还有兄弟劝他降低要求——不强求高品,先凑齐了再慢慢替换。没想到,他弱弱的来了一句:“我打算用十年的时间配齐,宁缺毋滥”。
没有这决心,是绝对玩不了多宝的。你可能极其不理解,为啥耗时、耗力、耗钱的,上这么一个迟迟交付不了的“项目”?我理解。因为,没有什么,比得上努力获得一件心爱之物的满足与欣喜。多宝处处可见,可心之所动的只有那一件。作为多宝项目的PM,这位老朋友选择为了质量,牺牲成本和进度。你呢?如果跳开文玩这个项目,在实际的环境中,你会如何平衡质量、成本与进度?
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一家互联网公司计划8月发布智慧园区产品(没可能赶超进度)。销售出身的Boss很心急,因为竞争对手可能在6月发布同类产品。最后,经过一轮“战略沟通”(≈ 压迫式谈话),Boss决定在5月“先上线产品,再用3个月的时间修复缺陷,达到到预期标准”,以获得市场优势,打击竞争对手。PM尝试向Boss阐明,这样做会导致更多的缺陷和更长的修复时间,但在“战略沟通”后,PM屈服于Boss的威严,还因为不“力挺”公司的战略,而被批评缺乏战略高度和市场格局。
5月,产品“如期”上线,但因为存在太多缺陷,甚至在客户演示环节直接报错。最终,这家公司的领先市场战略,只收获了惨淡的销售业绩。而产品质量,成了限制销售业绩的主要原因。Boss自然不高兴,自己未雨绸缪的“战略”,就这样被一个“没用”的PM化为乌有。PM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最终,项目团队又花了八个月的时间重新测试与修复,比原先的计划整整多出了一倍的时间。额外还多出来的是,销售人员日后的强硬与压迫,以及项目团队的苦闷与委屈,还有PM与Boss之间的相互不信任与不服气。
这个案例,展现了两个层面的意识缺陷:
第一个层面,公司级的意识缺陷
在商业逻辑的本质下,质量 = 价值 = 收入,所以牺牲质量 = 减少收入,即使成本可以低到仍然保持可观的利润,但价值的丧失与成本一旦达到临界点,将给公司带来毁灭性的长期伤害。所以,宁可牺牲进度与成本,也绝不能牺牲质量。
第二个层面,项目级的意识缺陷
认为软件质量是由测试驱动的,这是很落后的质量意识。质量的好坏在阶段性开发完成后,就已经固然存在了。测试只是对质量的验证方法(参考阅读:CMMI过程域 - Verification验证),用来将隐性的质量显性的表征出来。所以,要想提高质量,源头是在项目开始前,就已经将质量意识根植在每一位团队成员的心中。
如果公司对进度有要求,那么无论是领导者还是管理者,更需要从公司的长期利益出发,要求每个岗位,从一开始,就正确的做了正确的事:
对软件产品或项目来说,质量的缺陷,是从需求、设计阶段就开始引入的,而编码阶段实现了需求与设计的缺陷,并引入了新的缺陷,直到测试阶段才令这些缺陷不全面的浮出水面。
“正确的做了正确的事”,意味着每一个环节都尽量不引入缺陷,将项目的压力从后端的开发与测试,转移到前端的需求与设计。换句话说,前端做的越细致,就更能为后端指明方向与道路。
而现实情况却是:据不完全统计,需求和设计阶段所消耗的工作量,仅为软件产品或项目总工作量的10%。这意味着,很多项目,从一开始就没能、也没机会“做正确的事”。于是压力从前端传导到开发和测试。
作为PM——项目的实际掌管者和责任人。无论怎么平衡成本与进度,只要质量出问题,一定是你的问题。所以PM最应该坚持的就是质量。也许你并不完全认同,但这是意识层面的核心问题。
“If you want a small change, work on your behavior; if you want quantum-leap changes, work on your paradigm.”
假如你只想一点点改变,改变行为即可。
如果你想要飞跃式的改变,你必须改变思维。
—— Stephen Covey 史蒂芬 · 柯维
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被《时代周刊》评为“人类潜能的导师”。他的思想成就与卡耐基、德鲁克、杰克·韦尔奇并肩比齐。其著作《高效能人士七习惯》,是世界500强的培训必修课。
PM沦为执行者,缺乏话语权,已经是旷日持久的普遍难题了。很多人努力改变,却以失败告终,正是因为缺乏正确的思维。
是的。PM,你最应该坚持的就是质量!